|
磷酸净化剂制备合成过程发表时间:2025-06-22 22:42 磷酸净化剂制备合成过程 以下以溶剂萃取法为核心,结合其他常见净化方法,详细介绍磷酸净化剂制备合成过程,涵盖工艺原理、操作步骤及关键控制点: 一、工艺路线选择 磷酸净化剂制备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为主,结合化学沉淀法、吸附法等预处理步骤,以实现高效脱杂。具体流程可根据原料磷酸品质(如重金属、氟含量、有机物含量)灵活调整。 二、溶剂萃取法合成过程 1.原料预处理 脱氟处理: 在稀磷酸中加入脱氟剂(如硫酸钠、碳酸钠),控制pH值在1.5-2.5,搅拌反应30-60分钟,使氟离子以氟硅酸钠形式沉淀,过滤分离。 脱色处理: 加入活性炭(用量为磷酸质量的1%-3%),在60-80℃下搅拌吸附30分钟,过滤去除有机色素及悬浮颗粒。 酸度调节: 用硫酸或氢氧化钠调节预处理磷酸的pH值至2.0-3.0,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发生乳化。 2.溶剂萃取 萃取剂选择: 常用萃取剂为磷酸三丁酯(TBP)或甲基异丁基酮(MIBK),稀释剂为煤油或磺化煤油。萃取剂与稀释剂体积比通常为1:3-1:5。 萃取操作: 将预处理磷酸与萃取剂按体积比1:1-1:3加入萃取塔,逆流接触。控制温度25-40℃,搅拌速度200-300 rpm,萃取时间10-20分钟。磷酸进入有机相,杂质(如铁、铝、镁)留在水相。 多级萃取: 为提高萃取效率,可采用3-5级逆流萃取,使磷酸回收率达95%以上。 3.洗涤与反萃 洗涤: 用稀磷酸(浓度10%-20%)洗涤负载有机相,去除夹带的杂质离子,洗涤级数为2-3级。 反萃: 用去离子水或稀磷酸(浓度5%-10%)进行反萃,控制温度40-60℃,反萃时间20-30分钟,得到净化磷酸。反萃液中磷酸浓度可达40%-50%。 4.溶剂再生 反萃后的有机相用碱液(如5%NaOH)洗涤,去除残留的磷酸和杂质,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,循环使用。 三、化学沉淀法辅助净化 若原料磷酸中重金属(如As、Pb、Cd)含量较高,可在萃取前或萃取后加入化学沉淀剂: 硫化钠沉淀法: 在pH=2-3的磷酸中加入硫化钠溶液,使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: 铁盐共沉淀法: 加入硫酸亚铁或氯化铁,调节pH至3-4,使重金属与铁的氢氧化物共沉淀。 四、浓缩与成品制备 蒸发浓缩: 将净化磷酸送入蒸发器,在真空度0.08-0.09 MPa、温度80-100℃下浓缩,去除水分,得到浓度85%的工业级磷酸。 冷却结晶: 若需制备食品级磷酸,可进一步冷却结晶,去除微量杂质,过滤后得到高纯度磷酸。 五、关键控制参数 步骤关键参数控制范围 预处理pH值1.5-2.5(脱氟) 活性炭用量1%-3%(脱色) 萃取萃取剂与磷酸体积比1:1-1:3 温度25-40℃ 反萃反萃液浓度5%-10% 温度40-60℃ 浓缩真空度0.08-0.09 MPa 温度80-100℃ 六、工艺优化方向 萃取剂改性: 通过添加协同萃取剂(如TOPO)或表面活性剂,提高对特定杂质的分离效率。 膜分离耦合: 在萃取后加入纳滤或反渗透膜,进一步去除小分子杂质。 节能技术: 采用MVR(机械蒸汽再压缩)蒸发器,降低能耗。 七、安全与环保 萃取剂易燃,需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操作。 废液中含重金属和有机物,需经中和、沉淀、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。 通过上述工艺,可制备出符合工业级(H₃PO₄≥85%)、食品级(GB 1886.15-2015)或电子级(杂质<1 ppm)标准的磷酸净化剂。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原料品质和产品要求调整工艺参数。 上一篇磷酸净化剂制备合成研究
|